4月18日,《光明日报》以整版篇幅刊出了公共管理学院郁建兴教授题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未来》的演讲。该演讲4月8日于浙江大学举行,《光明日报》副总编刘伟先生出席了演讲会。
郁建兴教授在演讲中,首先界定了社会建设概念,把社会建设理解为社会主体根据社会需要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改善民生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行为和过程。社会建设包括了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社会民生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能力建设。接着,郁建兴教授把1978年以来的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概括为“三个积极”,即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和政府职能,积极创新公共事务的治理模式,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郁建兴教授把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概括为:发展理念转变还不到位,社会建设屈从于经济建设的总体地位仍未根本改变;体制改革滞后,主要表现在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两个方面;社会政策呈现碎片化发展格局,表现为制度设计的城乡二元、身份分割和区域分割;社会管理方式落后。
在总结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剖析存在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郁建兴教授探讨了我国社会建设的未来目标与发展战略:首先必须牢固确立两个核心理念,第一个是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并重的发展理念,第二个是将社会体制改革确立为今后时期体制改革的主体性内容。其次,加快推进社会民生建设,构建基于公民权利而不是基于城乡户籍、基于职业身份的社会政策体系。第三,将社会融合作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第四,以促进参与为目标加快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
近年来,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成为全社会热议话题。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关于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教学科研与政策倡导引人注目。学院的多位教授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出版著作;多篇研究报告获得温家宝总理和省部级领导的重要批示。在其中,郁建兴教授主讲了教育部首批精品视频公开课《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与慈溪市合作建立了浙江大学慈溪社会管理研究院,出版了A Path for Chinese Civil Society和Civil Society and Governance in China等英文著作。郁建兴教授团队的最新专著《让社会运转起来》即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光明日报》数字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2-04/18/nw.D110000gmrb_20120418_1-11.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