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赵菁 本报记者 朱珉迕
庄国顺“火”了。在中国大批城市遭遇 “雾霾围城”、PM2.5被空前关注的时候,这个十多年前便开始关注PM2.5问题的科学家,开始频频出现在荧屏和报端。这令他喜忧参半。
作为科学家,他并不愿意成为公众人物,但也希望用好媒体这个公共平台。尽管媒体的追捧多少打扰到他繁忙的工作,但庄国顺依然愿意一遍又一遍地对公众讲解关于PM2.5的种种常识性问题,因为“这对公众有直接帮助”。“既然我有说话的机会,就希望自己说的能对社会有意义。”庄国顺说,“科学研究不只是出于个人兴趣探索自然奥秘。科学家应当讲社会责任,最终是要造福社会。”
曾习惯于埋首实验室的庄国顺,这十多年却与社会走得很近。转变始于2000年春天,一场被称为“史上最大”的沙尘暴席卷京城,也把庄国顺的研究方向“吹”转了一个弯。他发现,沙尘暴的总颗粒物浓度达到每立方米1万微克,而PM2.5占到了沙尘暴尘粒总量20%以上,远高于当时世卫组织的标准。彼时回国才两年的庄国顺决心把研究方向转向PM2.5与中国的空气污染。原本在国外,他主攻的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颇具声誉的“大气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专家”。
用庄国顺的话说,这次转变是“从研究理论问题逐渐转向对国家经济、对人民福祉特别有意义的工作”。他四处强调重视PM2.5与人为污染物排放问题的急迫性,并表达自己的担忧:“如果不加以重视,不仅会导致能见度降低,还会使人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乃至肺癌发生率大幅增长,还会引发大范围的交通堵塞,飞机停飞问题,甚至导致农业大幅度减产!”他还呼吁人们少买私家车,多利用公交出行。早就学会开车的他回国后却坚持不买车,理由很简单:“汽车尾气是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他的苦心。庄国顺坦陈,几年前还有不少人对其呼吁不以为然,“很多人觉得只要采用PM10标准就行,谈什么PM2.5?”这十年,庄国顺冷板凳没少坐,当初的信念却从未动摇。今年,雾霾席卷中国,庄国顺的“预言”开始应验,当初研究的价值开始逐渐呈现;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荣誉来得也是恰到好处。
不过,这位年届七旬的科学家已看淡荣辱。“我们每个人都要坚持对正义和真理的向往,为自己的同时也要考虑社会。如果每个人都不关心社会,那受害者将是自己。”庄国顺说,这是他一生秉持的信念。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