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内投入460余万元改善员工作业环境”、“加强志愿服务,支持教育和农村发展”、“报告期内投入4181余万元用于新、改、扩建项目环保设施的日常运行”……这些内容并不是出自企业的广告,而是出自江淮汽车公司发布的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近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的“2012安徽省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上,共有铜陵有色、海螺集团等14家安徽企业集中“晒”出了社会责任报告,报告用具体的案例和数据回顾了各自企业在过去一年中所履行的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不仅要赚钱也要懂得为社会作贡献,”江淮汽车公司党委副书记王东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慈善活动只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王东生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三个层次:通过技术创新,生产更安全、节能、环保的产品,提升消费者的环保理念是企业最高境界,也是最大价值的体现;其次是,坚持环保、绿色发展以及和利益方协调发展;再就是参与慈善公益事业。
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龚维模说,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履行社会责任,但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就此作报告。
“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既是一个树立企业形象的途径,又给了企业接受社会监督的机会。”龚维模说道,“特别是对于食品加工、化工生产、机械制造这样和人身健康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企业。”
目前,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愿意主动“晒出”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钟宏武在2012年12月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2006年以后呈现了‘井喷式’的增长,从2006年的32份迅速增长到了2012年的1006份。”
有专家指出,在这轮“井喷式”的增长中,政府起到了主导作用。
2010年11月,社会责任指南标准(ISO26000)在瑞士正式通过,成为在全球范围内指导企业建立社会责任的概念以及评估的重要标准,中国政府是这份标准的重要参与方之一。
2012年2月,国资委明确要求所有央企于2012年底前都必须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环保部、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等多个重要机构都曾经出台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引或相关制度。因此随着这些政策的不断落实,也就出现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井喷式”增长的现象。
不过,随着报告数量逐渐增多,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内容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社会学专家王开玉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的血液和生命的一部分。“不能将社会责任报告作为宣传手段,”王开玉说,“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社会责任的负面影响,企业应该主动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向社会披露这些问题,承认自己做得不好的方面,并提出对策措施。”
专家认为,应引入独立第三方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审验,提高社会责任报告公信力以及披露质量,同时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和监督。
龚维模说:“现在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更多的还是在评估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即就报告论报告。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建立公开透明的审核体系和监督机制,要保证企业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