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作家阎世德-为时代强音而歌
中国众识网甘肃站兰州讯(摄影记者 王万鹏)报道,甘肃作家阎世德创作,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报告文学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全纪实《大河谣》,斩获第八届黄河文学奖。这部长篇报告文学出版后,引起业界的关注和好评,最初版出版之后,很快第二次出版并走进农家书屋。越来越多的读者,从中汲取了各自需要的养分和力量。有评论称: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我们从古以来,有埋头苦千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而这部书,就是一部为“中国的脊梁”歌功颂德、树碑立传的好书。
跨世纪的富民工程 甘肃省境内的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像一张摊开的羊皮,东边是相邻黄河的景泰,西南是紧邻祁连山余脉的古浪,再往西偏北,羊皮岔开的一条腿,紧紧裹住了靠近北边的民勤。三个县,形成一个不对称的三角形,楔入这张羊皮,阻隔了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汇合,而古丝绸之路,曲曲折折又把这三个县连在一起。 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三县人民,过着令人尴尬的生活:依靠背粮(乞讨)来维持他们的生命和希望,有的人,倒在了背粮的路上。守着黄河水没有饭吃,正如捧着金饭碗要饭吃。 穷困和希望,在新中国得到根本的改变。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简称景电工程)是一项高扬程、大流量、多梯级电力提水灌溉工程。横跨甘蒙两省区的景泰、古浪、民勤、阿拉善左旗四县(旗)。整个工程由景电一期工程、景电二期工程(简称二期工程)、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简称民调工程)三部分组成,其中景电一期是一个独立的供水系统,景电二期和民勤调水工程共用一个提水系统。工程酝酿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动工于六十年代后期,七十年代初期一期工程完工,20世纪初全部工程完工。 专门针对解决当地人民生活问题的工程,是精准扶贫的典型和范例,而且始于一个特殊的年代。 从上个世纪1960年2月开始动工,经过十年奋战,于1969年7月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设。实现灌区有效灌溉面积54万亩。红旗渠总干渠长70.6公里,虽然全部开凿在峰峦迭嶂的太行山腰,但完全是自流灌溉。没有像景泰电力提灌工程如此高的扬程、如此繁杂的技术含量,一期工程预算投资六千多万,边施工,边设计,边发挥效益;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造设备,自筹资金,是当初工程建设的原则和宗旨,被称为“三边四自”方针。 景泰电力提灌工程的总指挥李培福,是当时省革委会副主,也就是负责农业生产的副省长,毛泽东曾为他亲笔题词“面向群众”,这四个字,也成了他一生奋斗的目标。李培福主动请缨,发誓:“水不到景泰川,我就不回兰州。” 工程建设首先需要技术人员。各种专业技术人员,从各个单位,从四面八方,向景泰川汇聚而来。他们分别毕业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东工学院、哈尔滨工学院、成都工学院、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水利学校等大中专院校,有的还是留苏学生,来自天津、上海、江苏、河南、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四川、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内蒙、陕西、青海、甘肃等十九个省市,有六百人之多,形成了甘肃水利建设史上最为强大的工程技术力量。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这些知识分子大都是“牛鬼蛇神”,大都接受劳动改造“靠边站”。景电工程,正如李培福所说:“要让有各种各样问题的同志,有个奔头。” 在迷茫和屈辱中的知识分子,找到了释放自己能量的平台,拥有了实现自己梦想的机遇。李培福从领导、决策者的身份,恰如其分地疏导和张扬了人性中自我的价值,正是这个决定和坚持,成了景泰电力提灌工程必胜的基础。而上万名当参加建设的农民,自带口粮、自带被褥、自带工具来到工地,进行被他们称为“救命工程”的建设。 纵观世界上任何一个水利工程,也没有这样用工的先例了。当地群众盼望这个救命工程,不需要多的诱惑和条件,一句话,一种信念,一种希望,就成了黏度很强的粘合剂,把大家紧紧召集在了一起。 1969年年底景电一期工程开工,1974年建成;景电二期工程经历开工又停工的遭遇,于1984年开工建设,1994年基本建成。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是一项利用已建成的景电二期工程的灌溉间隙和空闲容量向民勤调水,以缓解民勤水资源日趋减少、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恶化的应急工程。该工程1995年11月开工建设,2000年9月基本建成,2001年3月5日向民勤输水。 跨世纪的景电工程,建成干、支、斗渠1391条,长2422公里。灌区总面积1496平方公里,总土地面积197万亩,宜农地面积142.40万亩,控制灌溉面积100万亩。甘肃、内蒙两省的景泰、古浪、东乡、永靖、会宁、天祝、左旗等7县(旗)移民32万多人,绝大部分农户当年耕种,当年受益,当年解决温饱。 闪烁在一带一路、古丝绸之路上的绿色明珠,就此闪烁生命的光泽。景电工程,除了工程建设,也矗立起一座“面向群众”的精神丰碑和“景电精神”。工程彻底改变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成为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的一道绿色屏障。 一百多万亩土地,五十多万人口,三代人的命运就此得到改变。
呕心沥血完成的作品 由甘肃省委宣传部重点图书项目资助、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河谣——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纪实》是阎世德历时4年,实地采访200多名建设者后倾力创作完成的一部50多万字的报告文学。 《大河谣》主题宏大,内容厚重,细节丰富翔实,既有对相关人物个性特点、品行能力的深入刻画,又有整个工程大场面的生动描写,宏微互映,张弛有度,时间跨度大,时代气息浓厚。 “几乎每天,妈妈总会随着鸡叫的声音爬起身来,在睡意沉沉的夜色中,强行牵出极不情愿的骡子,走进磨坊……阳光射进窗棂,面粉细碎的小颗粒在光束里游走。吃饱肚子的姊妹五个嘻嘻哈哈地挤进磨坊,单调的磨坊热闹了许多,劳累的妈妈脸上也有了笑容……” ——“磨道里的圈儿转不完”这篇小节中,作者用大量的细节,还原了一位母亲在苦难面前的从容与坚韧。这种场景式的写实,真实、有味,将六、七十年代的读者带回到了童年,带回到了母亲身边,也带回到了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 ——“要炸水库的县长”这一小节,讲述了时任民勤县副县长李玉新的故事。当下,许多小说家转场于报告文学,客观来讲,这无疑改善了报告文学队伍的基因和结构,但由于一些作品掺杂了过多的小说化想象和描写,使得人物、故事没有真实的表情,没有人性的温度和情感。经年累月的新闻调查经历,使作者对这种题材的拿捏如鱼得水。在整篇描述中,没有刻意的“高大上”歌颂,没有特意的拔高,而是用大量的细节铺垫出了一个性格耿直、行为近乎粗鲁却胸怀百姓冷暖的“父母官”。如文所述,“在当时的那种政治形势下,这样的干部,恐怕在全中国也找不出几个”。 同样用细节铺垫出的,还有本部作品的灵魂人物李培福。李培福是一位在革命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我党高级干部,他在庆北苏区的事迹以及新中国成立的成就,至今仍鼓舞人心。1937年11月,李培福当选华池县县长,由于他一贯密切联系群众,模范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在1943年2月中共西北局召开的高级干部会上,受到表彰奖励。毛泽东同志为他亲笔题写了“面向群众”的题词。 景电工程是一项横跨甘蒙两省区的大型高扬程、大流量、多梯级电力提供工程,灌溉涉及两百多万亩土地,惠及景泰、古浪、民勤等县区50多万人。20世纪70年代,正是国家困难时期,在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经济建设工作环境不太正常,以及经费、设备力量、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以李培福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挺身而出,不怕困难,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众志成城,最终完成了这项彪炳史册的人类壮举。站在今天的高度回望过去,我们如何赞颂这项民生工程以及为工程默默付出的人们,都不为过。而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并没有刻意修饰、溢美或曲意拔高景电工程的建设者们,而是用大量的细节、丰富的素材,真实而自然地向我们展现了这个平凡而伟大的群体。 “从省长到老汉”的小节这样写道:李培福随和地问他们晚上冷不冷,都是从哪几个公社来的,还问及这些后勤服务组的年轻人们家里的粮食够不够吃。拉家常的聊天,让所有的拘谨烟消云散。在这个时候,罗文深又一次想起老百姓们管李培福叫“李老汉”的事……我们这里的老乡们都说您没有官架子,都叫您“李老汉”。这会儿看您这么随和地坐在草铺上,我才知道他们为啥叫您“李老汉”了…… “惜别兰州”小节写道:很多人知道,移交了工程,就意味着李培福要离开景泰川了……有一天,喜泉公社小甘沟生产队给李培福送来了一百斤和尚头面粉,李培福也最爱吃这种很筋道的面粉……李培福连连拒绝:“这是党和人民的功劳,你们不能这样呀。”但是,送面的人把面放下就跑了。第二天,李培福给了张发明一百斤粮票、二十元钱,叫他乘坐班车到小甘沟生产队,如数把粮票和钱交给队上…… 就作品本身来看,作者具有极强的叙事能力和对结构的把握能力。这是吸引人读下去的原因之一。作品的开头章节,详细描述历史上景泰、古浪、民勤几县人民千百年来共同经历和面临的干旱、灾荒、贫困、饥饿。在这种背景下,走出了一个个与命运抗争的人物。每一个出场人物,有名有姓,都是经过深入采访、深入了解才进入到故事中的。同时,这些人物的出场又不是随机的、任意的。不论成分、身份、界别、性别、年龄,他们共同的地方,一是同样的饥饿和贫穷;二是他们一直各自用自已的努力,试图改变现状,走出贫困;三是他们嗣后都投入到景电工程这一改变他们命运的伟大工程中。为了这个工程,有人身体致残,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因此,每个人,看似没有关联,但又有着血肉相连的内在联系。没有他们的饥饿和贫穷,没有他们的渴望和期盼,就没有这个工程的必然性;同时,没有他们的奉献和牺牲,就无以彰显这一工程的艰巨和伟大。而渐次出场的干部、技术工程人员,经历悬殊,遭际各异,为了这一工程而汇聚一起,共同奋斗,最终创造了这一世纪的奇迹。 作者对这些人物的描写,对他们的命运遭际,对他们的人生经历,对他们的心路历程,对他们的奋斗贡献,抽丝剥茧,揣摩剖析,娓娓道来,激情再现,可谓用心良苦,令人动容。整个作品既有对甘肃中部干旱地区景泰、古浪、民勤三县甚至甘萧历史的基本表现,也有对其中某一个小村庄、一个小场景的据实反映;既有对出场人物性格特点、品行能力的深入剖析和刻画,又有对这个工程中所有大场面的泼墨描写;宏微互映,张弛有度,使得整个作品既波澜壮阔,又灵动飞扬,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主题上弘扬主旋律、内容上丰富翔实、形式上完整独到,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搜狐网在推介这本书时这样介绍:当贫困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拥有的幸福无疑缺少了参照物;许多理论上的东西,因为缺少具体的行动,大多成为一种美好的期许和向往。《大河谣: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纪实》一书,并不是单纯为一个工程树碑立传,实则围绕一个工程,阐释了我们前辈曾经历的苦难和贫穷,用让人不得不心怀敬畏的真实,给当下拥有的生活找来幸福的参照物;用真实而鲜活的一个个人的付出,表现了特定环境中一代人的执着和抗争,在这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追求”,不再是一句理论上的要求,而是令人泪流满面的壮举和丰碑。 高永中在序言中写道:读这部作品的时候,我想到最多的就是有关中国梦的话题。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知道,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幸福。而实现人民幸福的思想基础,在于确立一切为了群众的价值理念,把造福于民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只能依靠人民来实现。因此必须要做到对人民群众倾注真情,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尽一切办法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虽然说,开发建设景泰川的当时,还没有中国梦的这个提法,但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则是我们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奋斗目标,在这些共产党人身上体现出来的独特气质,正是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内在动力,这既是价值观的力量,更是信仰的力量。而书中描写的以李培福同志为代表的景泰电力提灌工程的建设者们,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恰好就是这种力量,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和解释在他们身上所爆发出来的意志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精准扶贫,追求人民的幸福,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本书的出版,完全符合这样一种时代精神,值得更多的读者尤其我们广大党员干部阅读,从中受到感动,汲取养分。
作者简介 阎世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兰州晨报》记者。创作中篇小说《三年一瞬间》《等你当兵退了伍》《黄毛柴籽》《生命谷》《地毛》《危险邻居》《麦草的香味》等,短篇小说《没有结果的黄豆秧》《枣树·人……》《女儿歌》以及散文诗歌作品。 中篇小说《三年一瞬间》曾获中国西部青年作家优秀作品奖,中篇小说《危险邻居》获得黄河文学奖,报告文学《5·12大地震在陇南》获敦煌文艺奖。中篇小说《地毛》获鲁迅文学奖提名。中篇小说《黄毛柴籽》获飞天十年文学奖。新闻作品《沙尘暴,千里河西的梦魇》入选中学语文自读课本。出版长篇报告文学《崛起太空》《大河谣》《八步沙》等多部长篇报告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