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中国杂粮主产区之一。 金秋九月,在建平这片金色的土地上,114万亩杂粮颗颗饱满。其中包括谷子53万亩、高粱38万亩、豆类15万亩(大豆10.5万亩)、其他黍子、糜子、荞麦等杂粮8万亩。
“虽然今年建平县遭遇一定旱情,但杂粮作物普遍比较耐旱,预计今年杂粮收到达到8成年,杂粮平均亩产量超600斤,杂粮产量达到35万吨。”建平县农业部门相关人员说。 建平县位于北纬42度农作物种植黄金带,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气候干旱,种植抗旱耐瘠的杂粮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建平种植历史悠久,农户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盛产谷子、糜黍、荞麦、高粱、绿豆、红小豆、芸豆等各类优质杂粮近百余个品种。 建平今年着力提高杂粮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大丘陵山区机械化率提高力度。加大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力度,促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 “以前都是手工种植,效率慢,现在全都是机械化,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孙猛是年轻一代的种粮大户,他接手父亲的工作,一直用新观念、新技术继续扎根土地,种植出更好的建平小米、建平高粱。 “从种植一直到加工一直到销售,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朝阳泰然食品科技公司负责人王子奎说。在朱碌科镇,像这样的杂粮生产的企业,一共有47家,这些企业用二三十年的时间把原本传统的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为可以加工全国杂粮的一个大企业。
“朱碌科已经成为一个杂粮集散地。咱们买全国粮然后加工卖给全世界。”王子奎说。 “目前朱碌科镇全年加工能力40万吨,杂粮销售突破40亿元,带动域内外农户6.2万户。今年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朱碌科镇从省产业强镇发展成国家级产业强镇。”朝阳市建平县朱碌科镇镇长周隗说。 随着生产能力越来越强,朱碌科人也开始探寻新的生产方式,在互联网大潮之下,通过直播,将建平杂粮运送到千家万户,创造了29.5小时,销售朱碌科品牌有机小米产品60吨,累计线上销售黄小米超过7500吨的销售记录。 “最高是19,000多单,顾客从直播间看到机器正在生产就随时下单随时发货,保持粮食最好的新鲜度,销售额有在提升,提升了20%。”建平县怀志米业负责人李勇说。 从土地上冒芽生长,到车间内机械加工,一捧粮食就变成餐桌上的甜沫粥、粘饼子、荞麦饺子、高粱米粥、小米粥、小米煎饼…… “你看这一勺米油结成的米皮才是这一碗小米粥的精华,味道绝了,煎过之后有一点酥酥脆脆的,里面是软软糯糯的,喝到嘴里面啊,瞬间就口齿生津,满满的那个香甜味。”建平县七亩地杂粮馆经营者刘敏说。刘敏开杂粮店已经十五六年了,她坚持两个原则:做法要还原小时候的味道,坚持选用当地种植的原材料。这也是她广受食客好评的秘诀,也是建平独有的味道。 (责编:邱宇哲、汤龙 责编:祁文海 编发:李元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