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老支书张宝金,元宝人的日子也许不会像现在这样红火。
一面引领发展的旗帜
66年前,一场暴风骤雨般的土地改革,让无数像小说中“赵光腚”一样的穷苦人分到土地,当家做了主人。然而,后来被“归了大堆儿”的土地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连撒欢儿拉套的骡马也变得无精打采。一年干下来,200公斤的亩产和人均8分钱的工值,使祖祖辈辈和土地打交道的元宝人心里沉甸甸的。
当1977年的春天来到黑土地时,时任村四队队长的张宝金站在南大排田埂上对全队村民说:“再这样‘大轰隆’下去,不行!”
他吩咐大伙干两件事:一是合理密植,科学施肥;二是包活到人,落实生产责任。当四队打粮单产过千斤,上交粮食比其他六个队的总和还多,年底分红人均工值从8分钱增加到2元钱时,全村上下不由得对这位从山东闯关东来的裁缝匠刮目相看。
1980年,张宝金成为元宝村党支部书记。在土地承包改革的暴风骤雨中,他带领着元宝人开始了脱贫致富的新征程。
温饱问题解决了,可张宝金心里又多了两个问号:
——粮食增产越来越难,群众要致富咋办?
——土地承包了,党员干部咋干?
“咋办”取决于“咋干”。1983年6月10日,张宝金把全村党员召集在村部,把自己的想法端了出来:如今,咱要带领群众致富,就得响应上级号召搞村办企业,以工富农。
办企业,钱从哪里来?只能自己凑。
张宝金首先说服老伴,拿出了1.3万元积蓄。榜样,就是无声的力量。有的党员卖了自家牲口,有的扣下给孩子结婚的钱,还有的挤出一半口粮出售,20多天里,共集资3.7万元。
如今,元宝村已有38家各类企业,全村年产值达3.3亿元,村民90%的收入来自工业,人均纯收入1.82万元,高于全省1万多元。元宝村现在是“中国铅笔之乡”,全国约四分之一的铅笔和60%的铅笔板产自这里,产品远销至亚洲、欧洲、非洲,占世界铅笔板40%的市场份额。
元宝村富了。可张宝金又有了新的打算。“兴建现代农业园区、铅笔工业园区和土改文化园区,是咱村的发展规划。”老支书说,“咱现在不想别的,就是想在有生之年早日把蓝图变成现实。”
一面执政为民的旗帜
多年来,老支书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村“两委”开晨会。
时间:夏天5点,冬天6点。30多年如一日,不分节假日。
“今儿我们打算沿黄泥河栽树。”村委会委员张子忠汇报说。“不要栽杨树,长高了刮电线。哪怕多花点钱也要栽冬天也绿的樟子松。”张宝金叮嘱道。
这是不久前,记者在元宝村“两委”晨会上亲眼目睹的一个场景。张子忠说的黄泥河,自西向东从村前流过。往年,这里一下大雨,河水就漫进村里,甚至淹到一些村民家的炕头。
一定要根治河患。老支书召集村干部一合计,决定将黄泥河整治列为《元宝村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第一件大事。2010年从夏到秋,不用村干部招呼,全村老少一齐上阵,为害多年的黄泥河终于被驯服。
张宝金始终抱着一个信念:“一个人好,不如一个村好。”他就是要让全村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张宝金懂得,农民要致富,一要增收,二要减负。于是他在2003年之前多次提出,能不能每年拿出几十万元替农民代缴提留款和农业税?
交“皇粮国税”实行了几千年,咱这样干会不会有风险?有的村干部提醒道。张宝金经过反复掂量,决定悄悄地干。2006年,国家正式取消农业税。
不是张宝金能掐会算、有先见之明,而是他心中只有百姓,敢于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地解放思想。” 在张宝金的笔记本上,抄写着这样的话。他认为,唯有如此,才上对得起党,下对得起群众。
有人说,张宝金脾气急。可他自有一番道理:“对群众,可以慢慢来。但对干部,却应当马上干。”
年逾古稀的张宝金身材瘦小,从小就体弱多病。如今,高血压、心脏病等又缠上了他,装满多种药片的小瓶子只好随身带。可他偏不服软:“干啥都要有个心劲儿。咱从小下雪时就不愿意跟着别人的脚印走,一定要走到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