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魏任斌教授为浙江丽水庆元党外人士讲授“新时代积极发挥统战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魏任斌强调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共同富裕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具体而生动地描绘了“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的状态。《管子·牧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陈胜、吴广起义提出“等贵贱、均平富”,这都是共同富裕的雏形。通过改革在浙江率先形成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能够为全国其他地方促进共同富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魏任斌指出,需要不断深化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和理解。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具有总体性、全局性。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由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和享有的,不能把任何一个人排除在外。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不仅意味着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而且意味着实现带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和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同样需要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公平不仅要在经济领域作为分配的过程和结果体现出来,也要在社会领域作为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体现出来。共同富裕包含一定程度的差异 共同富裕不是绝对同等的富裕,内部必然包含一定程度的差异。实现共同富裕,需要遵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艰巨、曲折的过程,必须分阶段实施,统筹推进。这是由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起点低,总体发展水平在较长的时期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客观实际决定的。
魏任斌要求,要全面、科学地理解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 魏任斌认为,当前浙江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任务与挑战。一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浙江省需要推进结构性调整,加快创新转型,提升各类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将是面临的主要任务。二是优化人口和社会结构。浙江省需要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促进人才和人口集聚,实现城乡统筹。同时,还需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沿海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促进内陆与沿海区域间的协作。三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浙江省需要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快转型发展,推动绿色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四是发展高端创新产业。浙江省需要加快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培育优秀企业和科技园区,加快创新转化水平。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创新产业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培养创新主体,不断推动技术应用和产业转化。五是促进城市现代化。浙江省需要推进城市化转型,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品质和生活品质。城市现代化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关键,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六是加强社会治理和风险防范。浙江省需要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需要加强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避免风险和社会问题的发生。七是实现农村和城市的共同发展。浙江省需要推动城乡融合和一体化,促进农村现代化,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特别是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八是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浙江省需要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以及推动产学研用人才联动机制,实现产业与人才的精准对接。九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浙江省需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在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农产品品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面临着任务和挑战。十是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浙江省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面临的任务包括强化环境监管、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十一加强社会文化建设。浙江省需要注重社会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同时,也需要加强社会公平正义的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十二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浙江省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拓宽开放合作渠道,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包括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提高全球合作能力等。 魏任斌指出,浙江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需要各界力量参与。 一是需要政府力量。政府是实现浙江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主体,需要制定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加强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政府还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全面提高社会效益。 二是需要企业力量。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应当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提高收入水平。企业还应当严格遵守质量和安全标准,注重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为建设一个健康、可持续、共同富裕的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三是科研院所力量。科研院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不断吸收和创造新的技术和知识,开展创新性研究和开发工作,为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驱动。同时,科研院所还应强化产学研合作,实现科技和企业的深度融合,为浙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四是金融机构力量。金融机构是实体经济的重要资金来源,应当为企业提供融资和投资支持,支持实现产业的提质升级和培育新兴产业,助力浙江高质量发展。同时,金融机构还应加强风险管理和服务水平,落实社会责任,帮助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进步。五是社会组织力量。六是个人力量。个人是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包括NGO、慈善机构、志愿者服务等,可以为教育、文化、环保、扶贫等领域提供积极的社会服务,推动社会和谐、文明、共同富裕。社会组织应当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志愿服务、公益事业、社会教育等工作,有效促进社会公正、文化发展和环保事业。 魏任斌认为,要充分认识发挥党外人士在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中作用的重要性。一是充分认识政治多元化的价值。党外人士代表不同政治派别和社会群体的利益,能够提供多元视角和不同的政策建议,使政府决策更加全面、科学。政治多元化可以避免单一思维和固步自封,促进政策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提高施政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二是要充分利用党外人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党外人士作为社会的精英,拥有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能够为政府提供科学的建议和决策支持。他们参与决策过程并提供专业帮助,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和解决问题,推动政策的精益求精。三是充分发挥党外人士的社会影响力。党外人士作为社会各界的代表和领袖,拥有广泛的社会关系和影响力。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社会网络和资源,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积极参与共同富裕的进程。党外人士的声音和行动能够引起广泛关注和共鸣,促进社会团结和协调发展。四是充分尊重和保障党外人士的合法权益。要充分发挥党外人士的作用,必须依法保障他们的参政权、言论自由和社会地位等权益。只有在法治环境下,党外人士才能以更加自由、公正和负责任的方式参与政策制定和实施,为共同富裕发挥更大的作用。
魏任斌强调,新时代统一战线具有的“四大”优势。一是政治优势。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党外人士在平时的社会活动中与不同背景、不同政治观点的人交往较多,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关联;具有更为独立的思想判断。党外人士相对于党内人士来说,更容易不受党内思想束缚,更能够独立地进行政治判断和决策,具有更灵活的智力优势;具有更高的参政意识和公民素质。党外人士通常具有更高的参政意识和公民素质,更能够表达民意,有效地参与政治生活;具有更强的代表性和信任感。党外人士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不同层面、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因而在政治上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和信任感。此外,党外人士通常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党内人士施加监督和引导的作用。二是资源优势。具有社会资源。党外人士在社会活动中积累了较为广泛的社会资源,如人脉、社会组织、专业知识等,可以更好地应对政治和社会挑战;具有知识和技能优势。党外人士中往往有许多知识水平较高、技能较强的人士,拥有更多优秀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可以为政治活动、社会组织、公共事务等领域注入更多的智慧和创新;具有媒体资源。党外人士通常有更广泛的媒体关系和资源。可以利用媒体的力量扩大影响、为民众服务。通过自媒体等新兴渠道,更能满足公众对与政治信息的需求;具有国际资源。党外人士中有一些拥有很高的国际声望和影响力,他们可以利用各种国际资源、关系、平台,拓展国际视野、帮助国家建立框架和着力点;具有市场资源。党外人士中有一些是拥有很高市场节奏和结果预估能力的商业人士。对于中国的发展、国家政策和方向,他们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和分析。这使得他们在民间组织、企业、政府、公共事务等领域发挥更为广泛的作用。二是具有能力优势。包括领导力。党外人士往往具备更加积极主动的领导能力。他们不受党内组织和体制的束缚,有更大的自由度和创造力,在组织和领导社会活动组织和民间组织时表现出更强的能力;谋略性。党外人士通常更加注重政治策略和谋略,掌握着更高水平的分析和决策能力,在密集的政治信息中迅速作出决策和行动;创新能力。党外人士往往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在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有更多新活力。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和资源,不断推动社会进步、提高国家发展水平;沟通协调能力。党外人士在政治、社会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联系和朋友圈。在沟通交往方面有着非常高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在政治协商、议政、社会服务等领域更容易发挥影响;公共事务经验。党外人士在公共事务处理上有很多的实践经验。例如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等领域,在具体处理过程中表现出更广阔的视野和新航向。三是经济优势。包括业务熟悉度高。党外人士在行业或领域内可能有很深的积累,能够更加熟悉业务,更有可能把握商业机会;资源聚集度高。党外人士拥有更多的社会关系和人脉资源,可能会更容易地聚拢各种资源,并以此推动商业或行业进步;商业经济敏锐度高。党外人士更注重自身经济利益,因此更加敏锐地捕捉变革和商业风险;融资能力强。党外人士可能在经济方面可以更灵活地采取投资和融资形式,如可利用社会关系等因素更容易地闯出商业天知;商业思维敏捷。党外人士由于经历的多样性,常有更加开阔的思路,且因深厚的社会背景和人脉资源而建立自身商业意识。 魏任斌指出,党外人士在发挥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一是参与度不高。由于历史原因和人们对多党制度的认知程度不够,党外人士参与政治决策的意愿与机会相对较低。这导致党外人士在助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参与度不高,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是参政权受到限制。虽然党外人士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多个地方和部门的义务机关对党外人士的要求较高,对他们的参选资格存在限制。党外人士也需要面对权力博弈、票仓压制等政治问题的挑战。三是信息不对称。党外人士缺乏权利平等和信息对称性,政府决策过程中重视的主要是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多数派,而较少关注党外人士的想法和建议。这导致党外人士的声音往往没有得到充分听取和反应。四是资源不足。党外人士往往缺乏政治、财务等各种资源,不能够发挥他们在多元化政治和社会参与中的作用。此外,由于政策实施中存在着一些制度性和操作性难题,党外人士也无法充分发挥其智力和技术的优势。五是信任度不够。当前社会的信任危机和毒霾氛围也对党外人士的影响比较大。很多人对党外人士缺乏信任,担心他们利用权力谋取个人私利。这对党外人士的公信力和影响力造成了一定的挑战。 魏任斌强调,积极发挥党外人士在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的作用,需要做到:一是设立专门的政策研究团队。明确研究内容和目标。研究团队应该明确研究的内容和目标,以便能够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研究内容可以包括脱贫攻坚、社会保障、教育扶贫等方面;吸纳专业人才。政策研究需要专业人才,研究团队可以通过招聘、委托等方式吸纳专业人才参与研究工作;建立研究平台, 建立政策研究平台,提供相关数据和资源,为研究团队提供支持;开展研究活动 研究团队可以开展研究活动,例如调研、论坛、研讨会等,以便更好地收集信息和探讨问题;参与政策制定和实施。研究团队可以积极参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促进政策的顺利推行和落实。二是加强民主协商机制。建立协商机制。政府可以与党外人士建立协商机制,通过协商解决共同富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应加强宣传教育,使广大党外人士了解国家政策和相关法规,知晓自身权益;促进参与。政府应积极促进党外人士的参与,让其在共同富裕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优势。可以通过简化政策流程、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等方式,激发党外人士参与积极性;加强协作和合作。政府应加强协作和合作,让党外人士在共同富裕过程中顺畅沟通和交流意见,推动协商顺利开展;建立评估机制。政府可以建立评估机制,对协商机制的效果、党外人士参与情况等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完善;三是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为党外人士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和优惠政策。例如,设立专门的创业扶持基金,为党外人士提供创业资金或贷款;制定相关税收政策,对党外人士的创业所得给予减税或豁免等优惠政策;组织针对党外人士的创业培训班,提供相关的创业指导和知识技能培训。例如,组织创业导师培训,培养一批有经验的导师,指导党外人士创业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提供党外人士创业所需的资源支持,包括土地、场地、设备等。例如,为党外人士提供免费或者低租金的场地,为其创办企业提供便利条件;建立党外人士创业活动和交流平台,促进党外人士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供资源对接和合作机会。例如,组织创业大赛、创业论坛等活动,为党外人士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四是加强党外人士的培训和教育。为党外人士提供政策宣讲,使其对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和规划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通过政策宣讲让党外人士更加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针和党的推进乡村振兴的方略;针对党外人士的从业背景和产业特点,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对于从事农业生产和加工的党外人士,可以开设农业生产、营销、品牌打造等课程;对于从事农村旅游的党外人士,可以开设旅游接待、营销策划等课程;农村环保和生态建设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方面。为了提高党外人士的环保和生态保护意识,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让党外人士了解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提高其环保意识;定期组织党外人士进行交流学习,让他们分享各自在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组织党外人士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地的产业特点、农业生产和发展等情况,让他们深入了解当地的情况,提高乡村振兴工作的针对性;利用互联网学习平台,开设相应的线上课程,让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党外人士都能够参与学习,提高大家对农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理解和认识。五是建立党外人士交流合作平台。设立专门的组织或机构,负责协调和组织党外人士的交流活动。该机构可以由政府、社会组织或行业协会等主办,提供资源和支持;建立一个专门的在线社交平台,党外人士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交流、分享经验和寻求合作。这样的平台可以利用现有的社交媒体或专业社区平台,结合在线论坛、微信群等功能,方便人们随时随地进行交流;组织主题活动。如论坛、研讨会、座谈会等,邀请党外人士参与。这些活动可以由政府、高校或相关行业组织承办,为党外人士提供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此外,政府可以推动党外人士的互访交流,让他们走出本地,互相学习和交流经验;建立导师制度,由有丰富经验和资源的党外人士担任导师,为党外人士提供指导和帮助。这样的制度可以促进交流和合作,并帮助党外人士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魏任斌强调,需要建立激励党外人士在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考核机制。一是明确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应该包括党外人士参与共同富裕的具体行动和贡献,如参与扶贫、捐助慈善、传播正能量等二是建立评估机制。建立专门的评估机构,负责对党外人士的参与和贡献进行评估,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反馈评估结果。三是制定激励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党外人士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更多的党外人士参与到共同富裕的实践中来。四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媒体宣传、网络平台等渠道,加强对党外人士参与共同富裕的宣传,引导更多的党外人士积极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