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网_责任天下网

热门关键词: 责任大使  中国责任  责任唐渊

责任联盟

更多
传统文化旗下栏目:

《河南日报》刊发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夏新颜专业改革的署

来源:河南新网      作者:传统文化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4-10
摘要:《河南日报》(2025年04月09日第04版)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主动聚焦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需求,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学科专业优化为突破口,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以更加有为的精神状态履职尽责、拼抢进位,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从建校

  

《河南日报》(2025年04月09日第04版)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主动聚焦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需求,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学科专业优化为突破口,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以更加有为的精神状态履职尽责、拼抢进位,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从建校伊始,学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70年栉风沐雨,培养了20余万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现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在以优等次圆满完成首轮双高建设任务基础上,学校锚定“四高四争先”,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目标,主动将办学思路从“注重自身循环发展的小逻辑”转到“服务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的大逻辑”上,通过专业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精准适配改革,真正把自身改善和循环的能量,转化为服务力、贡献力,为国家和河南省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以产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 提高适配度

  对接产业需求、服务产业发展是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院校对接产业发展、服务社会需求的主要载体,既要着眼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适配度、黏合度,又要注意把握与省内其他高职院校专业的辨识度、区分度。为全面掌握学校专业建设、专业特色和服务产业情况,学校组织开展了深入的调研论证。一是搞清楚自己的特色是什么。学校先后开展“服需、培特、创优,建设高水平特色专业”的大调研、二级学院院长说专业等系列工作,为体系化开展专业调整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要搞清楚专业与产业对接是否精准。学校紧紧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链群建设需求开展深入调研,找准专业群与产业链的结合点,切实增强行业需求与教育供给的匹配度。召开专业与产业适配度和贡献度研讨会,充分凝聚共识,有效推动解决了学校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与区域供需匹配的难题。

  实施《专业建设三年规划(2024—2026)》,到2026年实现“3个7”:即70%为理工科专业、70%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70%学生面向全省重大战略产业就业,形成聚焦服务河南省装备制造(含交通运输类)、电子信息和智慧服务三大产业领域的新格局,专业总数从52个降为47个,其中理工类专业占比从56.8%增至70.2%。对接河南省万亿级新型材料产业集群,在现有专业基础上新组建材料工程学院;对接万亿级先进装备产业集群,重新梳理专业逻辑组建新增控制工程学院;对接万亿级现代食品产业集群,聚焦服务食品技术领域,将智慧健康学院更名为食品工程学院;紧密对接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整合原财经管理学院和电商物流学院组建经济管理学院。

  聚焦专业群建设 提升贡献度

  专业群作为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路径。学校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目标,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关键,推动专业群建设由原先的基础好、条件好向服务好、支撑好转变。

  国家高水平数控技术专业群由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模具设计及制造、智能焊接技术五个专业组成。在第一轮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五年期间,专业群在人才培养、课程资源、教师团队、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取得了国家级标志性成果54项、省级标志性成果75项,并以优秀等次通过国家“双高计划”终期绩效评价,整体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在全面总结上一轮建设成效基础上,数控技术专业群积极开展“双融双提升”调研,在持续提升专业实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接产业发展的精准与贡献,力争实现内涵式发展的迭代升级。

  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机器人和数控机床产业链人才需求集中在精密零部件加工、智能装备集成、机械设计及表面强化专业人员等方面,在专用整机和零部件细分领域拥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拳头产品,产业链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学校确定了专业群发展定位,即围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战略,面向河南省先进装备产业集群,服务机器人和数控机床产业链上游“机器人+数控机床”核心零部件生产、中游本体制造,辐射智能制造生产单元应用场景,实现机器人与数控机床高质量融合发展。专业群建设方面,学校以需求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强化科教融汇,创新校企“四对接、六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开发“教产联动”模块化核心课程群,构建“基础规范、核心能力、前沿技术”教材体系,建设服务企业核心零部件设计、精密制造等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针对企业员工发展需求,充分利用校企资源,共建企业导师教师团队,开发员工培训项目,建设企业员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技术技能提升培训高地;深化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结构精密焊接与连接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共建智能焊接工程训练与创新中心,联合开展科技研发和企业技术服务,建设区域高档数控机器人柔性加工研发高地。

  聚焦内涵建设 深化“双融双提升”

  按照“坚持需求导向、深化融合发展、找准特色差异、突出服务贡献”的总体原则,学校将“双融双提升”人才培养工程建设列为年度重点工作,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促进专业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双提升。

  实现产教融合高质量。学校联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金水科教园区获批2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联合珠海格力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成立全国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同时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技术“专精特新”产业学院。通过建好联合体和共同体,全面了解企业对人才、技术、培训等方面的需求,提升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精准度。通过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共同开发核心课程、优质教材,共建“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和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探索现代学徒制和现场工程师培养新模式,全面推动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强化科教融汇高水平。建设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河职创新港,作为学校科教融汇高地、产业引进嫁接平台、科研院所引智平台和创新创业示范平台。秉承“资源入港、成果出港”发展理念,重点围绕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反哺教学、创新创业4个抓手,围绕智能化、自动化和精准化方向,与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研究院合作开展液压支架激光—电弧复合焊工艺中试、“智焊爬虫”压力管道现场焊接全自动机器人开发、基于“机器视觉+深度学习”双驱动的焊接修复诊断系统等73项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产值达900万元。学校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先后开展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河南省高职院校‘3+5+N’科教融汇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豫教〔2024〕05937)、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高职院校科教融汇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2024SJGLX0639)、河南省教育综合改革重点项目“产科教融合视域下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模式改革”等课题研究,成效显著。

  面向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学校锚定“四高四争先”,聚焦“新双高”创建和职教本科建设目标,以需求为导向,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找准各专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突破口,提升自身专业的辨识度,在服务、支撑产业发展上实现自身的不可替代,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夏新颜)


责任编辑:传统文化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本站投稿   |   广告申请   |   链接申请   |   不良反馈
Copyright@2006-2020 WWW.ZEREN.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DedeCms
电话:13357182003(合作热线)    邮箱:1059030785@qq.com
京ICP备1900372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1701

  

责任天下文化院主办 中国责任研究院指导